三天假期,诚意推荐这本定价32元的小书
书名叫做《叔本华美学随笔》。
叔本华是德国的哲学家,他的很多观点都让人惊叹,比如对人生的理解是:
人是靠欲望驱使而行动。
得到与欲望之间的差距产生痛苦,于是人会努力奋斗。当完成一件事后,之前的欲望得到满足,收获短暂的快乐。成功也同时让欲望膨胀,渴望收获更多,内心开始焦躁不安。所以继续奔跑,欲望继续膨胀。
满足总是短暂,痛苦则是永恒。
这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当下我们产生焦虑的原因:得不到的在骚动。
毕竟,人生的所有不如意,都是现在与期望之间的差距。而期望,永远都不可能得到满足。
这是人的本性。
不过,这本书讨论的内容比较克制,主要围绕着阅读、思考、写作和审美展开。
其中,第一章《论思考》我看了三遍,收获很大,分享如下:
1.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,却仍然活不好这一生?
说白了,这就是思想家和书呆子的区别。
书呆子看了很多内容,背了很多理论,但没有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,最终浅尝辄止,信息成了过眼云烟。
就如同我们看到一个观点:早起写晨间日记能帮助自己成长。于是下定决心第二天 6 点起床,结果决心被懒惰打败,最终半途而废。
但如果多想一下:写晨间日记的目的在于做好总结与规划,而不在于一定要早起。那便可以与自己的生物钟适配,在睡前完成相应的工作,这样坚持的概率会更大一些。
再进一步:如果自己不是那种毅力特别强的人,是不是可以就先只做总结,规划则先暂停——如此,坚持的可能性又增加几分。
所以,只有通过思考,「他的观点」才能变成「我的可操作路径」。
2.为什么别人的路上各种风景,而我的路上只剩戈壁?
对很多人来说,即使知道了思考,也无济于事。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于:缺乏思考的维度。
比如,有的人看到一则地铁广告,就会想:它的设计有什么亮点?如果可以的话,该如何运用到自己的 PPT 排版上?
又比如,有的人去听一场演讲,会去思考:他为什么讲得好?哪些语句可以借鉴,用在自己的工作汇报上?
而自己看了广告,听了演讲,却想不出什么可延伸的内容。
原因在于:我们的思考活动必须由我们对思考对象的兴趣所激发和维持。
再通俗一点:我们只会思考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内容。
就比如做互联网运营的人,肯定会去关注别家做的广告和活动,因为他可以去模仿和借鉴,对业绩产生贡献。
那么,为了让自己的思考更多元化,我们需要让自己的工作生活多点场景。
比如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,例如辩论社,自然会更加关注语言的逻辑,对文字的敏感度增加。
又比如职场人多走出去做社交,自然会开始关注人的性格,同时对不同行业的新闻进行涉猎。
所以,要让路上有风景,必须让自己的生活多点场景。
3.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深思熟虑,而我就千篇一律?
所有的深都是从浅开始。
用书中的话来说就是:思考的任务必须定额分开,几次完成。
举个自己的例子:这篇文章的写作其实花费了三天。
三天时间,并不是总在考虑行文,而是先有了框架和核心观点,然后做日常的工作。
工作中途,会突然产生一系列相关但零碎的想法,加入文章素材。
如此累积,逐渐有了足够的论据,论证的过程便更为充分。
人总是想要一蹴而就,但思考这件事却要求循序渐进。它背后的支撑,包括交流,包括经历,也包括灵感。
交流来自他人,经历来自自己,灵感来自交织的碰撞——这三者本质上都是用时间来换取大脑的空间。
所以,思考的重要路径是:先给出选题,然后逐渐破局。
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种所谓复盘,所谓成长的秘诀,不外乎上面三个道理的延伸:
1.基于自己的生活场景,去与外界的人事物互动,继而形成经历。
2.经历再与自己的习惯、个性和场景融合,形成独特的处事方式。
3.这个过程不断循环,最终沉淀为简单的几句话,或为准则,或为观点,它们的共同名字叫做「经验」。
假期三天,不妨买来一看:《叔本华美学随笔》(上海人民出版社),定价 32 元。
以上。
好梦。